青浦教育 >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尚美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全面提升办学效应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全面提升办学效应
索引号:3101181003-201001-2009-003    发布日期:2009-10-29    来源:尚美中学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尚美中学

——青浦区尚美中学“十一五”发展计划(20061201012

一、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200510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建议》第30条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为全面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教委制订了《上海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教育发展总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市主战略。教育发展目标:2010年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是建立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张显,以“树魂立根”、“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有效实践。

在青浦区内,2004年,教育行政部门全区实施“初中工程”进行了中期总结和表彰,各初中学校通过规划的实施、总结和调整,提高了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一批进行二期课改的初中实验校,把科研与课改相结合,推进了学校的课改试验,优化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经验。

为使青浦区初中教育持续发展、充满后劲,区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名校长、名教师队伍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加快实现青浦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内部背景

1、学校概况:

青浦区尚美中学创办于20009月,校园占地面积23579平方米,建筑面积14258平方米,绿化面积6653;现有藏书三万余册;有250m田径运动场、三片篮球场、一个排球场;配备了195台电脑,已开通了校园网,预备年级十只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施。

学校自2003学年起,开始实行五·四学制,现有四个年级,38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150名教职工,其中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66名,本科学历达标95%。“十五”区级骨干教师3名。

2、学校“十五”发展成果和经验:十五”期间,学校在“崇美立德、务实求是”的校训指导下,确定了“抓教改、创特色”为主攻方向,在育人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上稳步有升,自2000——2004五学年我校的第一合格率平均为93.86%(区五学年平均88.92%),位于区前列。现学校师资队伍中有1位区示范教师,1位区教学能手,1位区教坛新秀,另有十二位老师为校骨干教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制定并实现了“两个争创”,即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争创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奋斗目标,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学校连获两届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青浦区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德育先进集体、“青浦区加强初中建设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在“崇美立德,求实务是”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已成为了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一定办学特色、有良好办学实绩的初级中学。学校的办学水平从2000年的“规范学校B级”上升到“规范学校A级”。其经验为:

1)、以法治教、以德立校

学校健全了一学年二次的教代会制度,学校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教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到确立。学校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通过德育活动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树魂立根”教育、“识美、护美、创美”德育特色系列活动在三个层面(班级、年级、学校),三个互动(师生、家校、社校)中寓教于乐,

2)、更新理念、深化教改

在二期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强化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形成了“分层教学,分类递进”的教学模式,分阶段举办课堂教学大奖赛等教学活动,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丰富了我校校本研修的内涵。学校05学年起始年级实施二期课改,配备由中青年骨干教师(语、数、英)为引领的学科信息员;信息中心建立推进二期课改的课件题库,以确保课改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3)、彰显特色、张扬个性

做强、做实学校艺术类三类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以“金字塔”的态势打造学校艺教品牌,使艺术类课程的建设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适应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使艺术类课程跟学生实践性课程有机结合。目前,学校艺术教育已成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抓手,联系社区、家庭的纽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声誉的又一张品牌。

4)、科学管理、强化职责

进一步加强学校年级组管理实体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下沉、阵地前移,以充分发挥年级组负责制、学科备课组责任制、任课教师随班活动制的作用,基本完善了“条块结合、分工合作”的学校立体式管理网络的结构,减少了管理层级,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合力,各管理层面井然有序,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得到了保证,学校干部队伍的实战能力得到了提高。

5)、科研兴教、 初见端倪

学校在以《农村初中艺术教育课程构建和实践》的课题引领下,2004年被区教科室立项的学校课题《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实践与思考》已通过了中期阶段的验收。学校积极参与区2004年的现代化行动计划项目,已被列入区级的8篇子课题正在进入调查、研究阶段。学校五学年来有60多篇论文获区级奖项和刊登在区级以上刊物。自20054月以来,学校出台了教育教学反思的科研特色《尚美心曲》随笔,有90%以上的教师积极投入。

3、目前还面临的困难

我校是青浦区规模最大的初中,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是学校的办学目标,要实现目标困难重重。主要有以下困难:

1)、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并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教师70%来自乡镇学校30%是新教师,他们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办学的意识、学校的发展意识和本职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尚有待进一步增强。一部分教职工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能力尚未成为这些同志的自觉行动。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变化了的生源状况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建的城区学校及原城区学校招生状况的变化,学校生源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面临非公立学校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要面对城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非同一起跑线的竞争。而家长,社会看重的是重点高中升学率,他们不可能关注产生教育成果背后的竞争的起跑线是否一样,客观因素有哪些。面对新的情况,给学校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批青年教师来到学校,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活力,但青年教师工作经验和方法比较缺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校园硬件建设需要进一步到位。由于学校周围的市政布局已定型,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化,校舍建设受到很大限制,校园绿地面积、绿化规模、教师办公室、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相应硬件等缺口较大,无法满足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台的要求,这些因素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 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2010年,青浦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必然构筑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现代化的学校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十五“崇美立德,求实务是”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尚美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此,学校确立了全面育人,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追求“求真、向善、尚美、立德”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真正优化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校与社区、校园环境、制度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达到一种和谐的、全面的、协调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大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提高办学效益。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以“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为指导,传承“崇美立德,求实务是”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推进学校的法制化进程;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干部和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完善学校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以制度创新促管理、求实效;深化二期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艺辅德、以德育人创品牌,到2010年使我校成为青浦初中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新星,成为区内高品位、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三)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根据目前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的客观分析,我们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确立为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即优化教育内部和外部诸教育资源,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促进学校的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环境的内涵,主要以生态校园、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为重点的教育理念。生态校园注重学校生态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对学校业已形成的特色品牌的传承和发展。

生态教育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重视师生、生生、师师关系的和谐,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发挥最佳效应。

生态文化是指以制度建设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尊重各部门、各学科间的差异,注重价值导向,营造高雅的文化环境,倡导求真务实、崇美立德的办学理念,发挥每一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做到和谐、互动和发展。

生态环境有校内校外之分,校内主要指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校外泛指各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诸资源,强调各种资源的协调合作、整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2、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学校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它与其它各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在我校业已形成的、良好的周边教育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接受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情感教育,丰富教育的内涵;进一步以社校联动、家校合作、警校共建为课程基础、扩大教育亮点、拓展课程体系,把青少年援助中心、咨询中心、少年道德法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校本拓展课程,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局面,使优质教育资源功效最大化。

3、深化课程改革,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在合理架构具尚美特色的三类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开设艺术类教育课程为主的兼顾科学类、文学类、体育类的拓展型课程;探索探究性课程实施的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尚美生态型课堂。努力探索基础型课程中的拓展和探究,在拓展型课程中确立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在探究型课程中学会学习,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

生态校园的理念之一,尊重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认同教师的性格和个性的独特性,鼓励教师的一专多能,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行的。在这一理念支持下,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做到人尽其才。在有效利用教师资源的同时,注重开发资源,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丰富的情感来感动人,以高尚的道德来影响人,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人。夯实尚美人才资本的实力,以团队评估为主体,完善发展性评价机制,兼顾各层级、各类型的综合评价,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学校教职工评价体系,打造一支基础实、专业素养高、有梯队结构的教师团队。

5、发挥主体价值、实施学校“金点子”工程

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是打造生态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条块结合、分工合作的学校管理立体式网络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线、块(实体)之间互动、合作、自主管理的结合点和管理的增长点。使每一位教职工、中层干部的多元角色、多元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从而发挥各岗位人员的价值功能;同时发挥“尚美人”的主体意识,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金点子”工作室,设立校长信箱,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设立支部信箱,反映教职工、学生、家长的思想动态及学校热点问题。开设批评栏目,及时指出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每学期开展金点子答复,评选、评优等一系列工作,真正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把尚美校园办成一个民主、和谐、求真务实的生态校园。

6、优特色、创品牌,提升办学效应

艺术教育是美的教育,是完善人格、促进诸育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以艺术教育课程化建设为核心,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多层次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坚持四队一团建设。继续开展师生有特长、班级有特色、年级有特征、学校有特色的“四特”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同时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诸育的关系,例艺教与德育、艺教与学科教育、艺术教育与社区教育等,形成艺术教育与各育相互渗透,互为影响,以情感人,发挥艺术的宣染力,提升人的品质,进而形成尚美一条独特的风景线,使艺术教育课程成为尚美的特色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三、发展总目标:

(一)学校发展总目标

在今后五年中,学校坚持“崇美立德、务实求是”的办学理念,以“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推进二期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走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注重内涵提升;既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又使学生丰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自主办学之路,提升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协作关系,优化办学的生态环境,提高办学效应,总体办学水平达到区示范性学校。

(二)学校发展基本目标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证。在健全完善各项常规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民主管理为载体、以年级组管理为实体、以激励管理为动力、以考评管理为杠杆的“五管齐下”科学管理模式。坚持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深化、完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代表大会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做好财务管理、财产使用、校园安全等后勤工作。

建立学校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学校的数字化管理,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学校网站内容必需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层次清晰、团结协作的管理流程;各科室部门的具体工作进程都要及时得以体现;增加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方便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进而提学校的社会形象。

2、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特别要重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加强教师的文化建设,注重教师师德师能的提高。以青年教师培养为工作重心,通过集体、个人带教,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加强校本培训,完善教研组长负责制,形成良好、和谐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开拓进取。学校要进一步形成适合现代化教育和现代管理的教师评价和机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3、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开展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全员育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以艺辅德” 的德育工作特色。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新机制,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努力探索并形成具有年级梯次特点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系列德育常规活动、学生文化建设目标及评价体系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巩固以学校为龙头,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探索合作伙伴式家校联合教育途径。加强精神文明共建活动,进一步开拓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优质德育教育资源。

4、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要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抓住二期课改的契机,努力使教学回归课堂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学生实际,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形成习惯良好、基础扎实的学校教学工作特色。

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按照市教委二期课改的要求,积极促使原来的“三板块”课程模式向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组成的课程结构转变。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搞好大面积提高,体现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充实丰富拓展型课程,保证学生学能的发展,体现课程设置的差异性;规范多元研究型课程,引导可持续发展,体现课程设置的主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鼓励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并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5、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核。学校应用人文精神来推进学校发展,把学校环境建设与人文精神培育融合贯通,发挥教师人文精神榜样垂范的效应,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求真、向善、尚美、立德”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应成为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学校管理要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自我管理,注重特色建设,争办特色学校,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科学发展的机制,让整个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学校发展的争创目标

1、创建市文明单位:

加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德育工作,继续加强与社区的协作,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在学校十五规划评为市农口文明单位的基础上,继续以市级文明单位为争创目标。

2、争创新一轮区德育先进集体和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在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健全全员育人制、深入开展德育研究、加强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开展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学生的基础道德素质、人格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在十五期间获得区德育先进集体和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基础上继续争创区德育先进集体,继续争创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3、争创青浦区办学水平示范校:

加强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十五期间取得区规范学校A级的基础上争创区示范性学校。

4、争创上海市、青浦区艺术特色学校:

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同时,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和投入,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学生个性,在十五期间被评为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继续争创保持此荣誉。

 

四、重点发展项目

(一)科学自主管理——构建民主、科学、规范、人文为特征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

发展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民主、科学、规范、人文为特征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机制,开展现代学校的机制建设、文化建设,探索制度创新的机制及对学校管理的作用和实践研究,提升学校管理的品质,实现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所提出的“以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高效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评价”的现代管理制度转变。

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学习,掌握政策,把握导向;通过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和认知水平。掌握人本文化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理念,健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机制,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

2、有效运转好信息技术软硬件。

校方要高度重视、严格管理、落实经费,要将校园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提升我校办学现代化水准的重要举措,给予高度重视;用好上级政府的每一笔专项拨款,并通过自筹资金等途径,落实保障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必需经费。

计算机数量与学生比达到区规定标准,完善电子备课室,每3位任课教师配备一台办公电脑。实现班班多媒体,使学生在本班级内就能上电教课。逐步完善、补充学校资源库,实现学校管理、办公信息化、互联网、学校资源结合。

完善校园网,建立具有尚美特色的管理网站,做到门类齐全、信息互动、双向反馈,及时高效,促进工作,提高效益。

3、创新管理机制,发挥主体价值

完善尚美条块结合,分工合作的学校管理立体式网络结构,体现中层干部的多元角色和岗位价值,实行各职能部门的首席负责制,体现部门一把手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4、完善决策机制,校务公开透明

做到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即重大问题由教代会审议通过,一般问题经全体行政人员商讨审议,个别问题校务委员会商讨决定,对教职工、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按规定操作外,实行公示制,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5、实行中层干部任期责任制

和谐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将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培训列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使干部成为学校各个部门优秀领导者,不断推进管理创新。

加强中层干部的考核,年终实行述职报告,倾听条线教职工的呼声,掌握动态,并进行信息跟踪,纠正偏差。对确有责任心弱、管理不力的中层干部予以整改,做到任期目标明、责任清、任务实,取信于群众。

6、实行现岗现薪的用人新机制

完善学校教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为彻底打破“铁交椅”、“铁饭碗”的深层改革,做好理论和制度准备;为评聘脱钩作铺垫,实现现岗现薪制度,满足广大教职工从实际出发的心愿。

预期成效: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师生、干群关系良好和谐,干部用人机制被激活,自主管理的成效显著,办事效率大为提高,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

《青浦区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引领下,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现状,规划和构建好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教师的理想和职业信念,鼓励教师的健康成长。使他们不仅具有技术层面的专业文化,更要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使他们人文素质内化为个人情感和个人化的经验领域之中,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措施:

1、进行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

通过摸底调查,建立尚美教师工作情况数据库,开发个人档案资料管理软件,然后分门别类,加以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技能,为后续发展寻找智力支持。

2、开展教育现场研究活动

教育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从实际问题出发、从课堂出发、从教师出发的研究,其实质性是毋庸置疑。为此每位教师寻找自身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落后课堂结构这一过程就是教师提升能力的过程,这种现场研究行动简单实用。

3、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发展性评价的作用是鼓励教职工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把评价分成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真正起到鼓励和导向的作用。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表现性评价的项目、操作程序,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4、改变课堂评价评价方式,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情感的体验为主,引导学生多元思维、辩证思维和价值导向。改变课堂评价和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师生的自主发展。

5、社会转型期关注教师的人格品质和价值取向

在转型期,文化多元化、社会开放化的情形下,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上海市师德规范和上海市教师守则为前提,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尚美教师教育工作细则,规范教职工行为;同时出台尚美德育工作章程,以德立校,以德立教,树形象,树人格,树立具有尚美特色的教师新形象。

6、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保持教职工合法权益

以《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维持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把课堂还给教师,把学生还给教师,确立主人翁的地位,支持教职工的业务进修和学习培训活动。

预期成效:

 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一定数量的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梯队,学校核心竟争力的目标逐步实现,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跟上生态校园发展的需要。

一线教师本科率98%,区3名以上区示范教师、2-4名区教学能手、3名以上的教坛新秀,各学科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1/3

(三)持续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目标:

大力发扬“用心做教育,全力创佳绩”的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提升教师、学生的生命质量。从每一个学生生命体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核心,以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为内涵,着眼于终身可持续发展。以二期课改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学习体验、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发展学生个性。

具体措施:

1、在新的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原先的粗放型教学为精放型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实现教学的民主化,方法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新课程实施的最佳途径,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作用,挖掘师生的教与学的潜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提高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和材料,并把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贯彻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断组织教师坚持理论学习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狠抓教师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教学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

4、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会思考、学会解答问题、学会创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提高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教育理念,不断研究教法和学法,努力探索和寻找适合本校实际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新路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以制度化管理为突破口,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要通过教代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一线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展,体现竟争、一流意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6、重视学法指导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四)课程建设

发展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起始年级开始稳步推进二期课改,从而辐射到全校各年级,提高全体教师对实施二期课改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观念,发扬创新精神,努力实践课改要求。以课题引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同时,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完善已有的艺术拓展型课程,并有步骤地开发其它学科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敢于提问、善于探究解决问题,为终身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具体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首的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二期课改推进中的领导、实施和管理,抓好在课改实践中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师教学行为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制定二期课改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市、区等各类各级培训,聘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利用外出考察的机会,到二期课改试点学校观摩学习,使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课改,实现观念的转变。

3、以校本研修、校本培训为重点,组织教师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围绕课改内容,通过教研活动、课例、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和经验,使广大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教师开市、区、校的课改观摩课、研讨课,探索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策略,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实施二期课改的骨干力量。

4、加强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研究,形成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其它学科并进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修改完善已开发的艺术教育的拓展型课程和校本教材,以艺术教育推动其它学科,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分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开发实施探究型课程。

5、探索二期课改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一学期开放一次课堂教学,组织家长走进课堂观摩课堂并作评价。结合学生成长手册和自主发展计划,构建德、智、体、美多元的评价体系。

预期目标:

教师形成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课程理念,以三维目标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各学科组都有二期课改的带头引领的教师,并撰写一定数量的二期课改的论文。积极开发三类课程,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开设10门以上艺术拓展型课程,以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其它学科拓展型课程20门,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发展和年龄特点的研究性课程,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三类课程体系。

(五)校本研修——构建校本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展目标:

以二期课改为契机,学习领会青浦区校本研修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切实加强校本研修。

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以学校教育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通过跨学科、多视角、综合性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及校际交流、实现优质资源互补和共享。构建完善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使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具体措施:

1)、设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保证校本研修计划的贯彻落实。

2)、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活动制度,确立以学习为主线,以质量为中心,以研究为手段,以特色为方向的教研组建设目标。倡导互动的教研活动氛围,即随堂听课的互动研讨,教学实践的同伴互助,专题讲座的互相参与,在此基础上,加强切合本校实际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聚焦课堂,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校本文化。

3)、充分发掘校本研修资源,一方面利用教师间差异,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实行优势资源的互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区各兄弟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及区教研室等支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校本研修、校本科研的网络平台。在延展研修时空的基础上为全校建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架起畅所欲言的通道,打造一个专业引领、资源共享的空间,形成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持的网上教研。学校建立教学资料库,通过网上下载、自行制作等方法,在各教研组内建立起教学课件、试卷习题的积件库,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容量大、效率高、易更新保存、可循环使用等优点,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5)、开发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校际交流、专家讲座、师徒带教等,丰富校本研修的形式,使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到校本研修和校本科研中来。

6)、积极申报市、区一级的教育科研项目,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兴教、科研促学”的理念。建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教研工作方法,鼓励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通过撰写优秀案例、叙事研究、教学反思和专题论文等,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

预期成效:

认真落实阶段任务和各项措施,使校本教研能顺利开展。完善教研组长负责制,建设有特色、有影响的教研组或备课组23个,培养一批在校内起带头、引领作用,在区内有影响的骨干教师。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以及各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构建学校网络研修平台,形成一种开放的、师生多向互动的研修模式。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到教科研中,有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在各市、区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六)教育科研

发展的目标

1.“科研兴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推动我校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求质量、求发展,坚定走“科研兴校”之路。

2.“课题引领”。确定素质教育科研课题,对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科学育人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

3.“提升师资”。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科研素养,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培养教育科研骨干,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促进研究型、创新型、反思型教师的成长发展。

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整个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坚持教科室参与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教育改革举措的论证和决策,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的落实。

2.学校为干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创设学习与提高的条件。组织老师到教育改革成果显著的学校参观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广收信息。

3.完善教科室建设,强化教科室职责。制定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组织、参与、管理课题研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普及教育科研知识;传递教育信息;编写教科研资料;评估学校教科研工作。

4.做好区级已审批的立项课题的研究任务。争取2006年底结题,并以此作为学校主课题,拉动其他各类课题研究。做好十一五期间所申报的市、区、二级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报、论证工作。同时注重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叙事研究、经验总结、优秀案例、教学反思和专题论文的征集,创设多渠道的教育科研展示平台。

5.保证教育科研所需要的经费,并加大教育科研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落实教育科研网络,积极推进《尚美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等制度的实施,把科研工作列为教师职评、年度业务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6.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加强研究方法指导。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每学期举办1——2次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讲座,从课题的选择到实验研究的方法、步骤、论文的撰写等方面作具体指导,提高教师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

预期成效——“四个一”。

1、形成一个局面。

  全面提升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做到有课题研究的学科组(备课组)人人参与,且每年完成一份研究总结。每年发表、获奖的区级以上各类各条线的论文篇数争取10篇以上。以“科研聚人气”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提高学校品位。

2、建设一支队伍。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艺精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培养提高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到2010年末,区、校三级科研骨干达到教师总数的20%-30%。至十一·五期末,培养出3名以上青浦区示范教师、3名以上教学能手、3名以上教坛新秀。

3、显现一项特色。

深化学校已立项主课题《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在学校教科室协调和推动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形成“以艺术教育为龙头的美育教育”的办学特色。

4、汇总一套资料。

汇编五年内区、市二级已立项的课题结题文本;汇编本校所参与的《青浦区现代化行动计划》中的8项子课题项目;从2004学年起,每学年汇编一本由全体教师参与的教育教学反思集子——《尚美教坛心曲》;汇编校拓展型课程的校本课程教材;汇编五年内教师区级以上发表、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

(七)办学特色争创:

发展目标:

在保持“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营造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不断完善艺术教育四类课程化建设(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环境型),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艺术教育普及力度,提高普及质量,使艺术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艺术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艺术师资素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阵地的作用,并构建与社区互动的社会体系。

具体措施:

(1)健全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艺术总辅导员、音美教师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制订和完善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实行三级管理:校长室—→政教处—→音美教研组。校长室提出本学期艺术教育的目标,政教处部署每阶段工作目标及重大活动,教研组负责组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2)对我校多年来创建艺术教育办学特色的历程,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借鉴市内有知名度的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经验,为我校特色培育汲取营养。积极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将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使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构建和谐、文明、健康校园。

(3)为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打造艺术教育项目强项。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努力提高艺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竞争意识,勇于奉献,乐于奉献;二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使艺体教师真正成为专长+特长的好教师;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协作的力度,快速提升学校的形象;四是不断加强师资管理,为特色建设保驾护航。

(4)创设活动载体,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每年的元旦、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分别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文艺晚会、书画展等活动;每年一度评比“尚美美少年”,组织美术班学生野外写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活动,特色建设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5)优化师资队伍,重视艺术教师的业务进修和培训。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艺术观摩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和艺术品位。正常进行教研组活动,进行业务学习,每次活动均有记载。

(6)聘请上海专家及社会上有一定声望艺术人才为我校的校外艺术辅导员。定期为提高型的学生进行培训,学校给予一定的报酬,使艺术特长生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预期效果:

提升艺术教育层次,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锻炼学生的艺术才能。 管理机制基本完善,艺术教育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关艺术课程教学常规工作取得预期效果。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每学期都组织艺术老师开设校内公开课四节以上,相互交流,切磋教学艺术。逐步加强校际联系,每学年组织艺术教师去市区艺术特色学校进行教研观摩学习活动。提高艺教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编写5本校本教材。高雅的艺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完善 “尚美之声学生艺术团”的各类管理机制,培养部分艺术类的拔尖人才。

(八)德育实效探索

发展目标:

以学科德育、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切实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牢固树立班级为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思想,进一步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坚持以艺渗德,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网络,“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校德育模式。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努力争创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具体措施:

1)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和素质的提高。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该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工作例会、班主任培训等途径提高班主任工作理论政策水平。运行尚美中学班级德育管理考核评估方案,坚持每周检查、每月反馈、每学期考评的班主任考核制度,以自评为动力、以他评为鞭策、以考评为激励,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加强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以总结经验,弘扬先进,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

2)开展“二级三层面双通道”学生自主管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水平,让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

3)加强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尤其是加强与“三困生”的家庭沟通,使他们感到时时有老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缩短师生、教师与家长心理距离。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形式教育学生在家要做敬老爱幼的小帮手。注重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整合,使传统的家访形式赋予活力,力求实效。

4)建立新生“普访调查制度”,规范家校联系的章程,成立以本年级学生的“家委会”“奖励基金会”。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创立以家长教育家长的家庭教育模式。

5)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带教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进一步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坚持“以艺辅德”,寓学生教育于艺术教育的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气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升华。以各类特长美少年作为学生的评价机制,发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

7)落实“警校共建”,净化校园环境,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校领导作出了"警校共建"的决策,与盈浦派出所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商讨进一步搞好学校内外环境的具体对策,将"警校共建"提高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学生安全的高度。每学期,学校都要邀请盈浦派出所警官为我校师生作一至两次法制课,加强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及自我防备意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预期效果:

  学校教师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班级德育管理及监督评价机制得到逐步完善、优化。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有显著成效。获得下一轮“青浦区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明显地提高。整合社区、家庭教育资源,构件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已初见成效。每学期评选出校先进班集体8个,优秀团队干部、团队员4%,各类“尚美美少年”占学生数20%,“学习型家庭”20户。形成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五年发展计划主要工作责任:

项目

序号

实事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实事及阶段目标

完成时间

责任者

1

1

科学自主管理

建立具有尚美特色的管理网站,并制订网站管理制度。

2006.12008.12

信息中心

校长

2

完善尚美条块结合、分工合作的管理体系,实行各职能部门首席负责制。

2006.1

2008.7

学校校长

3

完善尚美中学《学校章程》,人手一份,并组织全体教工定期学习。

2006.12007.12

党支部、

校长室、工会

2

4

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尚美教职工个人业务档案数据库。

2006.12009.12

学校人事

5

制订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校本培训规划。

2006.12007.10

校长室、人事

6

一线教师本科率98%,区示范教师2——3名,区教学能手等2-4名。3名以上的教坛新秀,各学科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1/3

2006.12008.9

校长室

3

7

持续提高就教育质量

学科教学质量领先于乡村学校,艺术学科居全区前列,并积极向市区先进学校靠拢。

2006.1

2008.9

校长室、教导处

8

建立各科教学过程之中,体现“民族精神”和“生命质量”的教育等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

2006.12007.12

校长室、教导处

9

在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市、区学科竞赛中的获奖率和获奖名次。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导处

4

10

课程改革

成立以校长领衔的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制订领导小组工作计划,确定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

2006.12008.1

校长室、教导处

11

“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二期课程改革的精神,掌握新课程标准。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导处

12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制度,提高教师推进二期课改的实践能力。

2006.12008.12

校长室、教导处

13

做实、做强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为提升学校艺教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6.12009.12

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

14

提高二期改革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放教学增加客观性评价,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2006.12010.12

校长室、政教处、教科室

15

做好与二期课改相配套的硬件建设,增强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有机整合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06.12008.9

校长室、总务处

5

16

校本研修

设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指导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校本研修的计划的贯彻落实。

2006.12008.6

校长室

17

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以课例为载体、课堂为中心,互动为机制,研究教学策略,开发校本课程。

2006.12009.12

校长室、教导处

18

构建校本研修、校本科研的网络平台,保证各科教学信息互通借鉴,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导处

19

延伸校本研修学习、交流的途径,利用外出考察、校际交流、专家讲座、师徒带教等丰富校本研修的形式。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导处

20

建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教研工作方法,加强教学的反思、研究,注重案例、叙事研究,提升教研的水准。

2006.12008.9

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室

21

充分发挥校本研修资源,利用教师间差异,挖掘领头学科、领头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校本研修制度建设。

2006.12008.6

校长室、教导处

6

22

教育科研

建立市级课题1-2个、区级课题4-6个,校级若干个,每个教研组有一个组级课题的四级课题群。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科室

23

做好草根化研修19个校级小课题研究的学期反思总结,并每学年汇编成册。

2006.12009.12

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室

24

积极推进《尚美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把教科研工作列为教师职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学期举行1-2次教科研讲座。

2006.12010.12

校长室、教科室

7

25

办学特色争创

建立“特色”创建的管理网络制度,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实行特色争创三级管理。

2006.12007.12

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

26

打造艺术特色争创的项目管理,加强艺教师资队伍建设,突破艺教拓展型课程“器乐”与“美术”。

2006.12007.12

校长室、政教处

27

以艺辅德,构建艺教在三个层面(班、年级、校),三个互动(家校、社校、师生)方面的作用框架,营造学校的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的品格。

2006.12008.12

校长室、政教处、教科室

8

28

德育实效探索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责任和责任和激励力度,推行助理班主任制度和全员育人制度。 

2006.12010.12

校长室、政教处

29

开展二级三层面双通道学生自主管理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评议的自我教育能力。

2006.12008.12

政教处、团队室

30

构建“家校合作、社校互动、警校共建、以艺育人、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006.12010.12

党支部、校长室、政教处

六、实施计划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发展规划目标的达成

1、强化学校领导班子管理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校务公开,将发展规划实施过程变成领导班子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

2、加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上的干部队伍建设。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学习培养和管理考核,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完善学校管理系统。形成在校长室领导下统一协调的管理系统;强化校长负责制、党支部监督制、学校民主管理制。

(二)责任保障

1、强化教代会民主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审议权和决定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完善学校的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

2、建立目标分解管理责任。将发展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为各部门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年度工作目标,由各部门负责落实,加强对年度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等工作实绩的管理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职的依据。

(三)检查与评估保障

1、成立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促进规划健康实施。同时建立并完善三个评价系统:一是学校自我评价;二是学生、家长、社区评价;三是有关部门专家评价。三个评价各占一定权重,形成综合评价。

2、接受校内外监督检查。在校园网上建立规划实施栏目,专门公布规划完成情况,将规划有关内容向学生会和家长委员会汇报,每学期听取一次上级领导、督导部门、学生、家长委员会和社区的意见,吸取他们的意见,更好的实施规划。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