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育 >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努力提升办学水准
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努力提升办学水准
索引号:3101181006-203002-2009-001    发布日期:2009-06-25    来源:重固中学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重固中学
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努力提升办学水准
 ———重固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工作总结
在上海市政府加强40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之时,我校被青浦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推荐为“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试点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在接受任务之时一致认为,这是学校难得的一次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趁势推进,奋发有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准。
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试点工作已进行近一年,在上海市教委、青浦区教育局的关注、支持下,在上海市远程教育集团、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直接指导、帮助下,我校全体教职工上下一致、合作进取,较为圆满实现了实践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以下从三方面总结、回过该项工作。
一、点面结合,软硬兼顾,项目规划努力做到结合校情,突出重点
从确立我们学校为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开始,我们学校即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了上海市教委文件(沪教委基〔2008〕5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工作的通知》,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市的动员会,区的工作协调会,校的专题会后,我们逐步确立了:针对我校信息化应用实际,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性的探索与实践,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总体工作目标。也就是说,在现有信息技术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在局部投入的基础上,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师上,先让教师肯用、会用、多用,再逐步过渡到用好、有效。具体的做法是确立三个重要的抓手;
第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拍摄视频课例,通过建立校级课例资源库,以视频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以此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通过校园网的改造,创建相关信息化应用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上的作用,为教师提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互动交流途径。
第三,以家乡福泉山丰富的文化资源,创建学校特色网站,形成学校教育以福泉山文化为背景的特色教育活动和校本课程。
为此,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一系列的部署:
首先,我们对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维修,并将一些较大的困难向教育局和信息中心进行了专项汇报,请求帮助。
其次,我们在开学前召开了专题动员会,学校就在硬件环境基本到位,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技术设备应用了没有,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了没有,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提高了没有,在全校教师会议上进行了动员,还利用各种机会向全体教师宣传,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每一个任课教师要准备展示课,完成一定量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博客等;并由教导处布置教研组一定的信息化工作的任务量,以任务驱动教师投入到信息应用实验工作中。
第三,我们经过认真研讨,制订了学校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经过区信息中心、区教育局、市推进办的多次知指导,几易其稿,做到了从学校实际出发,聚焦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瞄准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水平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养成;力争拓宽师生文化视野,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水平;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教研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
二、立足常态,行为跟进,项目的实施努力做到有序推进,突出实效
(一)项目保障
1.健全机构,各施其责

领导小组
全面规划、组织实施
上下沟通、各方协调
校长亲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组成由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等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由副校长牵头、学科、信息、科研、德育分管领导组成的工作小组和由各学科教研组长、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攻关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下为机构组成与工作职责:

2.完善设施,优化教育信息应用环境
根据信息化实验学校工作地实际需要,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已做到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人手一台电脑;所有教室拥有一套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得到改善,原网络经常卡死,现在很流畅,基本满足了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求。
另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即将建成多功能数字化教室,电子白板,录播系统,教学观察、诊断室综合在一起,将为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增添高效的武器。
3. 多向培训,提高全体师生信息化应用综合素养
我们精心组织各类培训,扩大教师视野,提升素养,转变观念。学期初(08年9月19日)即请了区内专家张建中老师作了《有效发挥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讲座,指导教师们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专门开设讲座《上海教育资源库》,指导教师们有效运用已有的资源。在09年1月我校第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就位后,三次安排有关讲座,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到《电子白板教学的设计》,还专门邀请专业人员帮助攻关小组成员一起设计课件等,今年4月23日专家组成员到我校检查工作时,我校开设的一节电子白板课获得肯定。
另外,我们还借助镇社保中心,由政府出面买单,对全体教师进行“影像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能熟练的、有创造性制作多媒体课件。
我们还在各教研组活动时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组织校级展示课,研讨信息技术的应用,譬如2008年12月26日下午,数学组董菊美老师执教了一堂展示课,课题为《分类讨论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一)》,以Edu Office软件为载体,给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董老师这节课是一次大胆的实践创新,真正达到了有效复习的目的,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尤为重要的是,董老师在校内开创了用Edu Office上公开课的先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育教学应用及管理
1.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和积累
目前上海市教育资源库已经集合了包含学前教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层次、各门类的教育内容,汇集了视频课程和一批优秀教案、课件、教育新闻、教育游戏、教育电影等特色教育资源。我校借助上海市教育资源库,指导教师们有效运用已有的资源,为教师搜寻、重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方便。
我们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资源库(电子版),每一个教研组建立教研组资源库,每学年进行整理、汇编,最后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现已收集到数量较大的各类资料,待暑假中进行汇编整理,最后将在校园网上呈现。
2.聚焦课堂,开展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性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研究的全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教育资源”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
全员参与层面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每2周至少听本学科教师上一节研讨课(校本研修活动);每位教师则提供1课时的实录课让其他教师观摩。教师在观摩自己的教学后可以作自我反思或回应他人的评价;教师在观摩了他人的教学实践课后及时进行合作研修或撰写评价作为帖子挂在网上。所有的实录课例都在校园网的点播系统中,教师可以随时观摩和发表评论。
教研组层面研讨活动。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研修中均领有“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使用的成效”研究课题,开展“一人上课,多人磨课”的研讨活动。
学校观摩研讨层面活动。学校在学期内组织具有推广性和示范性的各学科典型课例,开展全校性信息化应用教学观摩活动(例如上学期的以Edu Office软件为载体的展示课)。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拍摄信息化应用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课60课时,已经制作完成并挂在校园网上的近40节。聚焦课堂教学借助运用网络功能优势开展教师研修,以“微格分析”方法剖析教学过程,用于教师本人和其他教师磨课、研讨、对照、反思,记录教师成长、提高、发展轨迹;通过校园网络应用互动平台发表评论,回应他人评价,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作用,使每一个人的教育经验和智慧都能够为更多同事所共享,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
3. 结合本校实际,构筑校园互动平台
我们对学校的网站进行了改进,使学校的一切活动在网站上有反映,有迹可循。还大幅度扩大交互空间,开设多个论坛,让教师、学生有发布自己意见的空间;开设师生博客网,设立校长信箱,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准。
目前,学校网站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会议通知,信息发布本学期起已经做到电子化、无纸化。
教师上交各类文本,包括计划小结及征文、投稿,两处收缴有关材料均能通过网络共享实施电子化操作,绝大多数教师都掌握了利用网络环境实行远程递交、打印技能。
目前校园网内已经建成四个平台:(1)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库平台(2)播客平台(3)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4)ftp平台地址(只能在内网用):10.148.24.3:31310。
学校针对学校办学特色,还开发了“涉台教育”、“福泉山”等二个特色课程、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主题网站,已编写电子校本教材一篇(现正在修改)。为贯彻落实两纲教育、显现学校特色开展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各项活动,提供了教育实践与活动交流的应用平台。
4.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更为关键的是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信息化应用实验中,我校对学生的应用信息资源提高素质和形成新的学习方法、方式进行了较多的培养和关注。
我们还充分重视了在学生中普及信息技术,学校的电脑房每天中午对学生开放,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的拓展课,组建课外网页制作兴趣小组,并要求班主任将班级中的电脑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让学生管理(在一定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
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演示和浏览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上课之前,老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看课外书、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阅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还有的在网上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对学生发布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其他学生也可以浏览、点评。
三、项目成果与反思
一年来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表现在:
硬件及网络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任教师硬件装备改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新,网络服务速度快速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教师博客、教育教学论坛、FTP平台等四大平台全面启用。
学校校本资源库初步建立:教师优质课例(40节);重固教育1—7辑;部分教育教学资源等。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行为已经有所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率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一些较为年轻的教师,进步尤为明显。一年来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效能,学校的办学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学校中教师对实验项目的关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市项目平台上我校的信息发布量及浏览量均远超其他各校,较好体现了我校教师对实验工作的关注。
一年来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信息化硬件建设尚存在瓶颈。网络环境下观看视频课例,经常会出现停顿、卡壳乃至死机现象,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均不配置音响设备,降低了使用的效能。
个别教师出现了对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照搬照抄现象 ,降低了教学活动中针对性,使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收获不大乃至降低,学校短时内很难控制、制止,产生了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课题。
滥用信息技术的现象逐渐抬头,PPT取代板书,课堂教学PPT一统天下,教师可以一字不写,什么都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教师基本功边缘化。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领域将更加广阔,我们将把握这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学校办学品质和办学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