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育 >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上海市毓秀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把握机遇、依托优势、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把握机遇、依托优势、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索引号:3101185007-201001-2009-022    发布日期:2009-12-31    来源:毓秀学校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
上海市毓秀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坐落于青浦新城区崧文路333号。于2007年8月正式落成启用。占地面积近80亩,设54教学班。
学校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自然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劳技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唱游室、科技活动室、室内标准篮球馆,以及400米环形塑胶跑道,并配备了学校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现代化办公系统。
学校选聘了一批师德优、科研意识强、教学技艺精、学历层次高的区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各学科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近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等方式,全力推进教师在学科教学、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以“扬长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致力于每位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学校以书法教学和网络教学为办学特等,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又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市、区的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开;《上海市学生民族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青浦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青浦区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以软为主的学校内涵发展思路;打造“绿色青浦”和“均衡、优质”发展目标都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内部背景
1、学校概况
学校实施现代化教学办学模式,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以网络教学和书法教学为办学特色。在区教育局的重视及兄弟学校的鼎立支持下,学校选聘一批师德优、科研意识强、教学技艺精湛、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区学科示范教师、教学能手担任各科教学工作。
 学校以责任、感悟、自信、健康、品位为校训,提倡进取、创新、健康、和谐的校风和现代、精细、民主、科学的教风,努力形成积极、主动、踏实、严谨的学风。毓秀学校将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摇篮。并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家长向往、社会公认”的好学校,全力打造毓秀形象,全心服务青浦教育。
2、现有发展条件
(1)教育、教学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规范、齐全、现代化程度高,达到一流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师资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4人,其中区级名优教师10人,他们无论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教科研的意识,还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都颇具实力,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学校还拥有一大批经验或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堂实战能力强,并且有一定的教科研意识,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他们的引领下,新引进的一批新教师在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以及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具有相当的优势。以上这些均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以育人为根本,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二期课改,努力实施“小班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发掘发挥主体价值,坚持科学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稳步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和谐校园,争取家庭社区参与,共建学习型社区。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学校文化基础质量区内名列前三,办学规范、实现扬长、健康与和谐发展,成为一所以“小班化教育”为特色的、比较快速发展、具有办学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在逐步推进“二期课改”和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基础上,着力“书法教学”、“网络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构建基本理念、管理制度和各种表现方式统一的学校文化。具体体现在丰富和完善以管理、环境、教研、课程等为表现形式的学校文化;大力推进以师德建设、专业化发展、校本研修为主要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协调、严格管理与和谐管理统一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实施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推广发展性评价方式。
三、发展总目标
(一)学校发展总目标
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是,以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为抓手,以“书法教学”与“网络教学”为特色,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探索九年一贯制的现代化教育的办学模式。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
逐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为师生提供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技术支持和必要设施;行政管理科学化,逐步理顺管理的条块关系;教师队伍专业化,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实战的能力;课程教材校本化,有计划地推进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小班化,力争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使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师生行为规范化,争创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铜牌学校;师生发展个性化,学校为部分教师及学生建立个人个性发展档案;教育评价多元化,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发展;争创区办学水平规范B级学校,依法治教制度化,健全学校各类评估制度;校园环境人文化,使环境、设施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相适应。
(三)学校发展的争创目标
1、加大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力争区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市文明单位。
2、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德育工作,在组建队伍、健全机制、开展研究、开发资源、提高实效上下功夫,切实开展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争创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3、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育人水平,争取进入区办学水平示范校行列。
四、重点发展项目
(一)科学自主管理
发展目标:
1、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加强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修养和理论素养,提高科学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聘任制度以及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潜心工作、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2、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做到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理顺学校各层面的管理关系,形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学校管理工作网络,努力做到行政管理科学化、决策程序民主化、工作进行有序化。
具体措施:
1、坚持行政例会制度,行政人员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达成工作共识。提倡“第一次就做对、做好”、“让优秀成为习惯”的办事风格,以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协作、优势互补、高效务实的好班子。
2、健全行政扩大会议制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制度上使决策建筑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上下沟通、及时联系使管理工作的实施事半功倍。
3、逐步推行学校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领导带头,学以致用。同时可以及时吸收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和教学骨干一起参与学习,分层学习,共同提高,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培养和提拔青年后备干部。
4、强化目标管理和质量意识。抓计划,提高计划的透明度;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做好计划的反馈、调整等工作;抓阶段总结,提高目标的达成率。
预期成效:
学校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科学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得到加强。各部门、各条线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
1、建设一支崇尚师德、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其基本要义和具体目标是:崇尚师德;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在策略的研究和方法上的探索有新的突破,适应小班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要扎实,在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上不断充电蓄能;能胜任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2、形成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现有十名名优教师的基础上,再培养若干名达到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水平的教学骨干,推出能领衔和统领学校各教研组的“名优教师级”的教师和若干名校级骨干教师。
具体措施:
1、对本校现有师资队伍作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分三个层次:名优教师、经验教师及骨干教师、职初教师和新教师,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和特点,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入手,制订好分层培训、培养发展的计划,并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立足校本培训、完善带教制度,逐步形成市、区、校三级教师分层培训制度。选送部分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短期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的硕士课程进修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2、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可操作的学校师德“目录”。建立健全学校师德考核和奖罚、监督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与年度考评、学年度考核和各级各类的先进评比等结合起来,形成舆论导向,激励教工在崇尚师德的基础上奋发有为。
3、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搭设成功阶梯。通过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打造适应现代化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每学年学校组织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类评优活动,如“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设计评比”、“课堂教学评优”、“教育、教学案例评选”等,使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预期成效:
学校形成一支涵盖各学科各年级、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具有实战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持续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目标:
1、以常规教育为抓手,全面贯彻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目标和要求。以学生基础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基础文明的建设,以此形成学校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2、以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为突破口,全面贯彻落实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稳步发展。
具体措施:
1、分层达标,知、行并进。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每学期甚至每月制定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分阶段目标,与班主任每月考核奖励挂钩,进行达标考评,严格操作检查,以知导行,以行观知,知行并进。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管理机制上予以保证。
2、抓学习。学习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学习“二期课改”和“小班化教育”的先进理念。使教师学习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及自觉行为。
3、抓课堂。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以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由点到面、分层推进。立足教研组,上好实践课。
4、进行“同一堂课”的对比研究、充分利用“小班”的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
5、抓教研组及备课组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注重教研组活动、备课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着眼教研组、备课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预期成效: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稳定地保持在区内一流水平。
(四)教科研与校本研修
发展目标:
以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为主线,以“书法教学”与“网络教学”为特色,以各类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科研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在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中培养一支教学精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科研型教师,逐步提升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具体措施:
1、扎实做好课题立项和课题论证工作。在调查本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先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社区、家庭联动德育模式”校级课题的研究,待条件成熟后再正式申报成为区级课题乃至市级课题。
2、学习和借鉴办学水平较高的及在青年教师使用培养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学校,健全校本研修机制。使校本研修工作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孵化器。
3、加快新教师与职初教师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青年教师培养、德育机制等方面进行跨学科、跨年级、跨部门的实践研究。
预期成效:
力争有8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各类各级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请区内教学科研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培养,逐步形成一支以学校名优教师领衔,骨干教师经验教师参与,新教师与职初教师积极响应的涉及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管理,以“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科研队伍,促进学校科研工作、校本研修工作朝正常方向发展。
(五)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
发展目标:
推广以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发展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教师在实践中提高。
具体措施:
1、有计划地进行“点”上试点实践研究工作。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深对小班化教育精神和实质的领会。关注课堂,以课堂为抓手,每学期举办研讨、展示、观摩等课堂教学活动至少一次,同时做好相关的调查以及案例的积累等工作,分期编辑《小班化教育研究专辑》,逐步使全体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的实际水平,均有质的提高。
2、建立评估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对在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中取得成果的教师均给予教科研成果奖励,对在教育、教学中获得显著成绩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重奖。
预期成效:
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成为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模式,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自觉行为。
(六)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推广发展性评价方式。
发展目标: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开设自然、科技、艺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在各年级中开展适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相关专题教育如: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民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民防教育、人口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
具体措施:
在全体学生参加活动课、探究课的基础上,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开设1至2门校本课程。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为学生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拓展视野的窗口。
预期成效:
逐步开发若干门校本课程,如“棒球”,并积极实施,使“扬长发展、健康发展与和谐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七)创建特色课程
1、开设书法课程。学校在每个年级开设书法课程,旨在进一步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有力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学校将立足本校书法老师的示范指导,和外请专家的悉心调教,通过竞赛、板报、校园文化展示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磨练学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刻苦自强的优良品质,陶冶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开发学科教学电子平台、逐步形成学校“网络教学”特色。教师是二期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故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教育和课改的推进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新教师、职初教师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也不缺基本的理论知识,可教学的实践经验与行动智慧相对比较薄弱,学校要有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的意识,更要有针对性强且可操作的行为跟进,据此,学校将以优秀教师的优势经验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创建我校“学科教学电子平台”,努力实现全体教师教学设计规范化,优势教师教学经验共享化,使年轻教师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成长,缩小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优秀教师也能在传播、辐射经验与智慧的同时,不断做实做精自身的教学工作,以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整合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最终能逐步实现网络视频对接,拓展学生学习的眼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八)学校文化建设
发展目标:
形成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渗透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构建基本理念、管理制度和各种表现方式统一的学校文化。以管理、环境、教研、课程等表现形式的学校文化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
1、学校校园文化逐步以有形走向无形,学生与教师逐步走线形神具备。
2、班级文化形成特色。
3、学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从四个方面入手:
1)建构文化环境2)成立文化社团3)开展文化活动4)建设文化超市
4、学校“爱心校园”的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广泛宣传爱心事迹    2)努力营造班级爱心的氛围
3)建立学校爱心教育馆  4)成立红领巾爱心基金会
5)学校将发起“关爱父母,爱心回报”的活动
6)组建社区爱心小队,与社区孤老、学校退休教师结对
7)送教家门口,共建爱心社区  8)文化超市
5、成立学生棒球队。
我校现在计划普及这项运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棒球有初步的了解,看得懂比赛,通过平时的辅导、训练,从中选拔出优秀苗子,往市里输送。
6、“五星组室“的评比。
各组室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办公氛围、使教师的办公氛围也成为一种文化,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的质量。
预期成效:
师生对优秀的学校文化广泛认同,学校文化能一脉相传。
所有关于“学校文化”及“特色项目”建设的计划与实施均落实到具体时间,并通过宣传、板报、画廊等形式进行相关内容或成果的展示,最终成为学校的特色。
(九)德育机制
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已经形成的德育工作特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德育模式,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措施:
1、进一步理顺学校德育工作条线,整合力量,发挥综合效益。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分层导进,榜样激励,使班主任的整体工作水平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完善少先队组织的自治自理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种少先队的自我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每学期专题性的读书系列活动不少于一次;心理咨询工作进一步步入正规,“点”上的咨询和“面”上的辅导同时进行,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2、进一步健全家委会制度,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努力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家长学校的工作要多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社区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要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形成学校工作社会化的良好氛围。
预期成效:
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氛围,在实践中出经验,出效果。
(十)建立学生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
附《上海市毓秀学校“学分银行”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以“学分银行”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地评价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健康发展。
二、预期效果
1、“学分银行”将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以一种动态的持久的和全面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学分银行”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与创造,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形成毓秀学校尊重知识、热爱知识、
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分银行”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赢取“学分”,更是让学生明白知识可以增值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金融理念,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4、“学分银行”实行的是加分制,与传统的减分制不同,学生更多的是体验成功,而不是失败,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扬长发展。
5、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因此“学分银行”也为家庭找到了一个相对科学和有效的激励手段。家长将在这套评价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设立“称号”定期地对“学分高手”进行表彰,营造浓厚的氛围,保持“学
分银行”的热度。
三、运行模式和管理网络
1、学校自行设计“学分币”,使其成为看得见的流通“货币”。
2、“学分币”可以用来在校内消费,也可以用来存储。
3、在年级组建立“学分银行”分行,由指定教师(非班主任)担任分行行长,
负责学分币的存储业务。(每周有一个固定时间办理)
4、“学分币”每周从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手里流出,又从学生手里流进学分银行,
使学分币得到很好的流通和周转。
5、学校由德育处、教学处和教师处组成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分银行
运行的方向性把握和过程性管理,组织校级层面的相关活动。
   (随着运行的逐步完善,可以由学生来接管学分银行的各项工作)
四、消费途径
1、按一定比例将学分折合为考分(限于月考、期中考)
2、每学期公布一次学分排行榜,安排上榜学生进行冬令营和夏令营等活动(活
动经费来自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奖励)
3、可以用学分币购买本校教师和学生的书画作品(可以用拍卖的形式进行)
4、达到一定学分值的学生可以邀请校长、书记、我校名师、外教、博士等谈
心、聊天或上门家教指导。(学生自己或由家长出面邀请)
5、在学校的爱心校园建设活动中,学生可以捐出学分表达自己的爱心。(与爱
心校园结合)
6、获得学分银行VIP(下发贵宾卡,但规定使用有效期)的学生可以享有无
限量借书和无限制阅览权利。(与文化超市结合)
7、消费产品类别及分值表:
学分币
消费类别
100分(待定)
考分1分
年级排行榜前10名
冬令营或夏令营
不等
教师或学生书画作品(拍卖会形式)
学分值在年级前20%
个性化优质教育服务
不等
爱心捐献
学分银行VIP学生(学分值年级前2%)
文化超市
五、操作流程
1、学校“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赋予每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不同面值的学分币总计每班每人每周100分,(一学期一次性下发),由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自行制定学分币的运用方案。
2、年级组学分银行分行行长负责学分的存储和利息的计算,按2%的周息每周及时做好计算。
3、学生可以向分行存储学分币也可以领取学分币,都在每周规定的时间段。
4、学分币存折由学生个人保管,它不仅成为激励学生的动力,而且也是家长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5、学校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根据“消费产品类别表”定期做好相关工作和活动安排。
六、 相关说明
1、加分制(受剑桥少儿英语考级中的盾牌制的启发)。学分银行采取加分制,即每位学生在一样的基础上,从学科、德育等方面获得相应的学分。
2、纵向的、相对的评价。传统的考试成绩是横向的,绝对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使得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越来越没有自信,学得越来越吃力。受到学校班级考试成绩离差差的启发,学分银行的评价准则采取纵向的,相对的评
价,即教师在给分的时候,是参考该同学以前的表现给与一定的学分,目的是
为了促进学困生也有机会获得学分,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重要的不是评价而是让学生达标(受criterion referenced assessment的启发)。鼓励学生并且给学生机会去赢得学分。
4、贯彻扬长发展的理念,鼓励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尽情发挥,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从而也会带动其全面发展。
七、相关准备
1、制作学分存折及相关设备
2、设计学分币
3、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制定本班的学分实行方案。(已有经验:徐月兰、董梅、张秋凤)
 
 
五、三年发展计划主要工作目标、任务、责任表
项目
序号
发展项目名称
实事
序号
主要实事及阶段目标
完成
时间
责任者
1
学校科学自主管理
1
实施学校章程,调整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2008.01
校长室
2
完善并规范工作制度
2007.09
校长室
3
管理模式基本成型
2008.06
校长室
2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4
制定干训、师训计划
2007.09
教师处
5
学校教师处及教导处对教师的培训
2007.09
校长室
6
形成一支涵盖各学科各年级、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具有实战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2008.07
 
校长室
教导处
教师处
3
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7
主要学科的教学质量位于全区一流水平
2008.06
教导处
8
学习二期课改和小班化教育的先进理念
2007.09
教科室
9
初步形成本校小班化教学的经验和成果
2009.01
教科室
10
邀请部分专家来校做教科研的相关讲座
2007.09
教科室
11
开展“同一堂课“的对比教学研究。
2008.03
 教导处
4
学校校本科研
与校本研修
12
扎实做好课题立项和课题论证工作
2008.03
教科室
13
校本研修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孵化器。
2008.09
教科室
14
加强新教师的培养,进行跨学科、跨年级、跨部门的实践研究总结
2008.06
教科室
5
学校“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实践研究
15
尝试以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发展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2007.09
教科室
教师处
16
初步形成本校小班化教学的经验和成果
2009.01
教导处
17
语文教学“情景朗读”
2008.03
教导处
18
基本完善校本课程
2009.09
教导处
19
“书法”与“网络”特色教学
2007.09
教导处
20
市书法教学实验学校(创建)
2008.03
教导处
6
学校文化建设
21
“文化校园”建设
2008.04
德育室
22
“爱心校园”的创建
2008.04
德育室
23
学校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2009.07
校长室
24
成立学校棒球队
2007.10
体育组
25
“五星组室”的评比
2008.06
 
7
设立“学分银行”
26
设立“学分银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2009.12
教师处
8
学校德育机制的形成
27
德育活动系列化计划、措施、方法落实具体到位
2008.09
德育处
28
学校、家庭、社区德育联动
2008.07
德育处
29
德育管理出经验,出成效
2009.07
德育处
9
学校争创目标
31
青浦区文明单位
2008.10
校长室
32
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2009.10
校长室
31
青浦区办学水平示范校B级
2010.10
校长室
 
六、实施计划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为计划实施提供政治保障。
2、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广大教工民主参与管理学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代会对学校五年发展计划进行全面审议,并提出修订和调整意见。
3、理顺各条线的管理及其关系,努力实现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为全面实施计划提供组织保障。
4、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加强学校凝聚力工程建设,为计划实施提供精神支柱。
5、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全面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责任保障
1、分解学校总体目标,建立以三级评估指标为主的具体目标体系,分别将目标责任落实具体部门,具体个人。实际操作可参照督导室的办学水平评估细则。
2、建立和健全学校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实施合同聘任制时明确教职工具体的“目标任务书”,由受聘人签字后生效。
(三)检查和评估保障
1、学校制订必要的目标达成自检自评制度,责成教代会按学年度提出自评报告,通过教代会审议、评估作出修订或调整意见。
2、利用上级部门就计划的某条线或项目的检查、验收,对部分目标的达成度、实现率作出评估,予以修订或调整。
3、通过区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认真听取对本校每年计划的进程和目标达成度的意见、建议,作出修订和调整。
 
                                               
 
 
 上海市毓秀学校
2007年9月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