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育 >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沈巷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沈巷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划
沈巷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划
索引号:3101180016-303001-2009-002    发布日期:2009-10-27    来源:沈巷小学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沈巷小学
(2005年9月~2008年8月)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2002年2月,中宣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在全国儿童中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以使广大儿童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帮助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现制定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三年规划,以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以自主开展的各种形式的集体建设活动为载体,以家庭和社区为重要依托,根据学校《“十五”发展计划》的要点,全面推进以思想道德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新的突破。
二、学校现状分析
学校于2002年9月搬迁至新校舍,现有22个班级,892名学生,教师86名。近年来,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重视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因此学校的校容校貌有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基础道德水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学校曾荣获、“区文明单位”、“镇五好党支部”等上集体荣誉,并被命名为“区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 “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锦旗校)”、 已成为一所“方向正,师资优,管理实,设施全,特色明,质量高”的乡镇小学。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学校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德育如何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在全面实施中国

“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中发挥学校应有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建设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今后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尽管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照《关于开展青浦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新一轮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青浦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指标》,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①继续重视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要从“师德、师责、师效”等方面,在创建示范校过程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有效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继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努力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运行机制。
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④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使学生在诚信意识、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使学生在规则意识、法律常识、法制能力及法制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⑤继续加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以新的思路和对策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工作目标:
㈠总体目标
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将学校建设成为“小公民”道德建设的示范实践基地,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建设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作出示范。
㈡分学年目标
2005学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力求在诚信意识、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2006学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改

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德育的内容,拓宽德育的领域,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努力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争创青浦区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成功。
2007学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认真实施两纲教育,努力使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觉行为,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为规范的一代新人。
四、实施策略和具体措施: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我们将在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过程中做到“七个结合”、“两个重视”。
努力做到“七个结合”:
㈠行为规范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育无大小,处处有教育。”学校将继续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风范的师资队伍,牢固树立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提倡“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素质培养素质”,通过每位教师的文明举止、高尚品格、完善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感染、影响每一位学生,以自身的垂范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格的形成,进而营造师生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努力建立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采用“定期家校联系”、“社区联席会议”、“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激发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㈡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
行为规范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⑴加强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社会课)作为显性德育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实效。
⑵坚决贯彻寓德育于所有学科之中的原则,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抓好学科领域的德育渗透,做到文道统一,有机结合。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同时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如自立、竞争、公平、民主、科学等文明成果,使教育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文明风貌,整体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树立新时期少年儿童的良好形象。
㈢行为规范教育与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教育相结合。
行为规范教育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要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要向社区教育延伸和发展,与社区教育相整合,完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⑴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功能,继续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取得教育的同步。
⑵要继续重视与各村、街道居委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依托社区,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品德。
⑶要积极主动配合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并注意吸纳家长、社区参与学校的德育建设,齐抓共管,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㈣行为规范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实施行为规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教育中要创设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下进行学习,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平衡,克服心理障碍,以利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⑴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常规工作,做到定人、定室、定活动时间,做好学生的个人辅导,正确疏导心理障碍和困惑。
⑵开设专题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专课,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
⑶创设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⑷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学会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心理指导。
⑸在前几年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我校的心理辅导课程。
㈤行为规范教育与学校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
少先队工作是我校德育教育的特色窗口,我们要充分发挥少先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特点,每个学期根据学校教育活动的实际,围绕一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在少先队品牌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树志立德。
㈥行为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的一切设施、环境都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
⑴要充分发挥现有育人设施和学校宣传阵地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并不断优化升级,使校园成为德育教育的立体教科书。
⑵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文艺和娱乐活动,继续开展健康生动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运动会等校园文化节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长才干,接受熏陶。
⑶加强班队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要在班队集体建设中建立团结、友爱、互动、合作的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㈦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教科研相结合。
⒈抓好教育理论工作,增强科研意识,树立实施规范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
⒉抓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以新的思路和对策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关注“两个重视”:
㈠在行为规范教育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
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他律转向自律,促使学生自身内化。
⒈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不可代替作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以队的组织建设为基础,积极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创新,不断促进少年儿童快乐自主地发展。
①重视学生示范群体的建设:着力培养好一支小干部队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让他们成为执行规范的带头人;其次评选行为规范示范员、文明学生,让这些学生的榜样来影响教育周围的学生。
②充分发挥值日中队及班队管理队伍作用,加强“一日常规”检查,借助学生的表率示范和服务检查等手段让学生深切了解教育目标,提高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③继续开展好少先队标志性项目——雏鹰争章活动,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雏鹰争章活动有机整合,如苗苗先修章、礼仪章、家务章等,在争章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丰富的素养底蕴,外显为优良的品行才干。
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在活动
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辨析、自主评价,寓道德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在“重在参与、重在实践、重在自律”上。
⒊在学生自主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明理”、“导行”、“训练”、“评价”四环节的有机结合,逐步将学校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抓“紧”、抓“细”、抓“实”。
㈡在行为规范教育中重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
道德建设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行为规范教育与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的“五小行动”,引导全体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并力求在诚信意识、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⒈结合年龄特点,提高道德建设的针对性
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德育工作规律,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认知方式、学科专业特点,科学规划实施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形式等,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⒉明确教育思想,提高道德建设的操作性
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其基本途径是道德养成,而道德养成实际上就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伦理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道德工作的重点,认真安排好养成教育内容、时间、空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具体化、细目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可以操作的东西,把教育的重心从知识化、认知化转移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总之,未来的三年是我校不断攀登新高的三年。我们决心经过三年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求实创新,切实实现预定目标,使我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沈巷小学德育处
2006年11月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