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育 >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沈巷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青浦区沈巷小学2009学年二期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青浦区沈巷小学2009学年二期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索引号:3101180016-204000-2009-003    发布日期:2009-10-27    来源:沈巷小学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沈巷小学
沈巷小学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当时学校设在香光庵内,1927年改名为沈巷小学。新建的沈巷小学于2002年9月正式启用,座落于朱家角镇南端,太阳岛之畔,建筑面积6677平方米,占地面积22433平方米。
我校以“适应未来,主动发展”为行动指南,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满足学生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我们学校认为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出发,依托传统特色,努力挖掘学校资源、积极构建具有学校个性化和可操作性的学校课程,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为此,我校在二期课改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主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课程定位
1、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点
学校课程就其功能来说是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三大类课程为基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围绕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符合教的课程走向符合学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它们所需要的课程内容,“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的出发点。
2、充分展现学校办学特色
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人们对教育和学校的期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顺应时势,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是当前摆在我校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学校将依托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红领巾读书活动、尤其是围棋、七巧板等特色亮点,积极构建具有学校个性化、可操作性的拓展型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
3、发挥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
在原来学校课程自主权较小的情况下,教师的许多特长往往发挥不了对学生的应有作用,学校也往往忽视特色教师的培养和储备。因此,在规划学校课程的时候,学校一方面努力挖掘校内资源,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开发、研究课程,使自己的特长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促使其专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二、课程目标
学校依托传统特色,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把宝贵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人文关怀和谐地统一起来,通过改革形成富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校的条件、特点,注重学生的实际和现状,我们制定如下的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    促进学生的自主、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开拓学生科学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4)    帮助学生形成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
(5)    使全体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情操。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开阔知识面,拓宽学科领域知识,初步形成对自我、自然、社会的基本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自动获取信息,拓宽学习的渠道,逐步实现学会学习,并形成某方面的兴趣特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满足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审美情趣;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课程开发原则
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以学生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时代发展步伐,充分体现如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体现其开放性。在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的管理、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要充分体现出开放的特点;要向学生提供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体验;强调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学科间互相渗透,强调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应注重现代信息的运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2、实践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应紧密联系家乡的特点,学校的特色。内容上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需求等密切联系;形式上应强调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操作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特点,强调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实践操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并学有所获。
3、可行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课程资源优势,应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生生长的环境、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学生发展的未来目标等有机结合,与现实教学条件有机结合。
4、灵活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应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框,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需求的学生实际,灵活组织教学,灵活利用教学空间、地点以及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和组织方式等。
5、整合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应与信息技术、英语等不同学科结合,与基础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进行整合,并与校内外相联系,突出重点,合理拓展延伸,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课程内容
学校课程是以基础性课程的知识与能力为生长点,使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学习方法及人格素养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兴趣开发与培养为先导,以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与通道为支架,使学生在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并挖掘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广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本校现有课程资源,我们着力构建学校拓展性课程框架,在内容和形式上着力体现宽泛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以适合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拓展的需要,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
1、内容设置
(一)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属于国家或市级课程,学校严格执行市、区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不随意变动或更改。在“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学校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基础型课程,关注学生习得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科领域拓展类
这类课程旨在深化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广泛接触各个学科领域,广泛接触文化经典、前沿科学,促使其更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例如:学校以围棋作为拓展型课程的重点,目前已编撰了第一、二、三、四、五、七六册教材,本学期将编撰第六、八两册,逐步形成一至十册整套教材,业已确定了围棋教学的总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并指定专职教师进行教学,现在已经在一至五年级全面开设围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开阔眼界,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挫。教学中,采用互动、实战、竞赛等教学方法,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从而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与欣赏兴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三)兴趣爱好培养类
这类课程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学习需求,使之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里进一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之所在,进而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形成的远大理想。学校共开设了涉及多个学习领域、有一定数量保证的、相对成熟固定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兴趣活动类课程,并在科目、年级、数量分布等方面力求均衡。
(四)综合社会实践类
学校周边地区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如:陈云纪念馆、古镇朱家角等,为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学校将社会考察、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和公益服务纳入综合性实践课程,逐步形成制度和体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附表一:
青浦区沈巷小学2009学年度课程计划
年 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    文
9
9
6
6
6
一年级入学初,各学科设置2至4周的学习准备期。
 
数    学
3
4
4
5
5
外    语
2
2
4
5
5
自    然
2
2
2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    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3
3
3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5
26
27
28
28
兴趣活动
(可包括体育活动)
5
4
4
4
4
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阅读活动,0.5课时用于写字;阅读活动和写字隔周开设1节。各年级开设一节围棋课,二节体育活动课。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至2周
2州2周
每学年2周
学生必修;时间集中与分散结合。
周课时数
6
5
5
5
5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探究型学习包选择与专题探究相结合。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2
32
33
34
34
每课时按35分钟计。
 
 
 
附表二:
沈巷小学2009学年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班级授课制类)
 
年级
课程
备 注
 
 
阅读与写字
1
1
1
1
1
一~五年级开设围棋拓展课程。
 
 
体育活动
2
2
2
2
2
兴趣活动
1
 
 
 
 
围棋
1
1
1
1
1
 
 
 
 
 
 
 
 
 
 
 
 
小计
5
4
4
4
4
 
 
 
 
 
 
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2周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探究型课程学习包选用与专题探究相结合
合计
6
5
5
5
5
 
 
2、课程框架
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们采取指定拓展和自主拓展相结合的方法,指定拓展科目的学习用班级授课固定下来,而自选科目的学习则采用学生集中活动。
 
附表三:
拓展类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
 
内容设置
学科领域
项目名称
实施形态
组织形式
课时
学科拓展类
语文
诵读
指定
拓展内容
班级
授课制
每周
1课时
棋类
围棋
 
舞蹈
口风琴
合唱
书法
绘画
科学与技术
模型
电脑
体育与健身
乒乓
篮球
田径
其他
手工制作
红十字
鼓号
综合实践类
活动类
学校文化活动:读书节、艺术节、英语周、科技节等
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
学校统一安排与班级自主活动相结合
学校统一安排与班级自主活动相结合
 
专题教育类
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民防教育等
 
附表四:             沈巷小学2009学年度兴趣爱好类活动安排
指导教师
活动项目
活动人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记载(人数)
王  莹
合唱
30
周四中午
12:15~12:50
音乐室
 
钟  慧
舞蹈
16
周四中午
12:15~12:50
唱游室
 
王田华
口风琴
12
周四中午
12:15~12:50
多媒体教室
 
沈建明
乒乓
10
周四中午
12:15~12:50
乒乓室
 
张雪静
田径
13
周四中午
12:15~12:50
操场
 
袁金其
拍跳
10
周四中午
12:15~12:50
操场
 
叶性怀
短绳
11
周四中午
12:15~12:50
操场或周边
 
马雪峰
跑步
10
周四中午
12:15~12:50
操场
 
唐伟明
书法绘画
20
周四中午
12:15~12:50
美术室
 
陈小君
绘画
10
周四中午
12:15~12:50
美术室
 
沈鸣晓
围棋
10
周四中午
12:15~12:50
围棋室
 
胡林方
手工制作
15
周四中午
12:15~12:50
劳技室
 
陆金春
模型
8
周四中午
12:15~12:50
实验室
 
姚晨曦
电脑打字
12
周四中午
12:15~12:50
计算机房
 
沈松泉
电脑ppt
12
周四中午
12:15~12:50
计算机房
 
周正范
红十字会
17
周四中午
12:15~12:50
卫生室
 
吴永泉
口算
一1班学生
周四第一节
一1班教室
 
顾龙英
古诗诵读
一2班学生
周三第六节
一2班教室
 
徐明荣
口算
一3班学生
周五第一节
一3班教室
 
崔  榕
讲故事
一4班学生
周四第六节
一4班教室
 
 
五、课程实施
学校按照“全员参与,自下而上,多科开发,重点建设”的原则,实施探究型课程。在课程实施形态上,将指定课程与自选课程相结合,确保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在实施方式上,将课表的定时课程与非定时讲座、活动相结合,确保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在课程内容上,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智育课程与德育课程、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确保课程开设的广泛性与教育的全面性。为确保拓展型课程顺利高效地实施,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计划,逐步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学校课程的自主建设。
五、课程评价
学校课程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课程的不断发展为中心展开,力求改变评价的甄别、选拔、评优功能,体现评价内容、主题和方法的多元化,关注课程的整个教和学的过程,从而更好的体现激励功能。
1、学生评价
本课程以考查为主,评价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作考勤记录评定学习态度;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书面、口头或其他)考查评定学习技能的掌握,综合评定成绩为“优秀”、“良好”、“合格”。
2、教师评价
⑴、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记载。
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六、课程的师资建设
学校课程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发展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
首先是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教学手段以及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反思研究能力:横向合作、纵向引领,时刻保持对课程相关信息的敏感,多方吸取同行经验,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寻找活动载体,不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学校适时聘请社会上有特长的老师,担任相关课程的指导教师。
再次是催生教师的实践智慧,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实验,增加积累,使专业水平在课程发展中得以螺旋式上升。
七、课程管理
1、学校领导重视,确保课程的正常进行,由教导处负责课程计划(落实教师,安排课时);由课改工作小组负责课程的实施、课程开发的指导等。
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  杨美华     吴正荣
组员:  沈越林     吴彩芳
王建军     蒋金辉
2、加强课程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努力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充分保证、满足课程实施所需的场地、设备、器材,并设专人调配管理。
3、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教师论文、心得等),尤其要向家长、社区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各方的支持和参与,以促进课程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两个支架齐头并行、顺利实施。
 
 
2009年8月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联系我们